吸引256家台资企业落户 总投资额达4.9亿美元
“照光园艺”是一家生产园林工具的小型台资企业,刚在即墨投资不久便遇到出口订单减少、资金周转困难的局面。了解到企业面临困难时,即墨市积极与周边大型园林苗圃基地联系,为产品寻找销路,帮助企业转型升级。公司董事长刘先生说,“一开始我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即墨投资,这一试就再也不想离开了……”今年该企业又追加投资300万美元。据统计,截至目前,即墨市已累计审批台资企业256家,总投资额达4.9亿美元,其中通过现有台资企业引来的新项目和增资项目就达5000万美元。
打造台资企业第二个“家”
台资企业的规模化集聚与即墨市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分不开的。据了解,即墨市不仅实现了行政审批的“大提速”,还通过每半年召开一次的台资企业座谈会让即墨变成了台资企业的第二个“家”。在详细调研的基础上即墨市出台了《支持企业发展20条意见》等政策措施,加强对台资企业的政策扶持。
在此基础上,即墨市建立了市领导与重点台资企业联系制度和台商“约见必见”制,出台了《鼓励引进台资奖励办法》,同时修订完善了《即墨市涉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针对台商投诉案件,严格落实责任制,限期解决。通过为台商解难题、办好事,极大地增强了他们在即墨投资的信心。近两年,在即墨经营的台资企业也面临着融资难、招工难的问题,即墨市台办主动找到金融和劳动部门反复做工作,为台资企业牵线搭桥、说媒作保。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即墨台企没有一家停产撤资,其中10余家企业还完成了技术升级和设备更新,竞争力大大增强。据统计,2011年,即墨市与台湾贸易额达到5000多万美元。
台商成即墨“招商大使”
即墨市还积极鼓励台资企业把发展着力点放在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技术密集型项目上,从政策宣传、资金,扶持、专利申请、申报材料、实地指导等多方面,为企业提供咨询和帮助,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为鼓励企业转型创新,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如增加科技奖励和专利申请奖励资金;设立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对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重点实验室的企业,根据级别和规模给予10万元~50万元不等的奖励、并根据专利申请的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逐年增加奖励资金……在一系列鼓励政策的驱动下,即墨市的台资企业英派斯集团荣膺健身器材行业首个“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并在同行业中第一批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即墨一系列扶持政策‘含金量’很高,不仅仅给饱受发展瓶颈之困的企业送去了‘真金白银’、还给企业送去了‘比黄金还重要’的信心和经营环境。目前我们企业产品出口近三十个国家和地区,各项经济指标在全国同行业中排名第一……”说起在即墨的发展,英派斯集团董事长朱瑜明颇为感动。近几年,朱瑜明主动到台湾、上海等宣传推介即墨,同相关行业的台商联谊、交友,吸引他们来即墨投资办企业。在他的带动下,菱达机械、达正钢塑、精上机械、首屋铸造、正证光机械等台资企业在即墨扎根、成长,并且生产方式也逐渐由做代工向自主研发产品、培育品牌发展,今年这几家企业都有意在即墨再度追加投资,其中首屋铸造公司已追加投资470万美元,产能比刚落户时增加了四倍。
256家台资产业规模集聚
在即墨投资的台资企业75%的产品出口外销,年出口额达9500万美元。为了给企业报关提供方便,去年即墨市协调青岛大港海关、青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到即墨设置了分支机构,企业办理出口基本上实现了“随到随办”,极大地促进了企业出口,同时还给企业节约了成本。此外,即墨还加强与商检、外汇、中信保等部门对接,组织专题培训和现场指导,增强企业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新政策的能力。
截至目前,即墨市已累计审批台资企业256家,总投资4.9亿美元、注册资本3.6亿美元、到账外资3.2亿美元,初步形成了以机械加工、商贸服务、生物化工等产业规模化聚集。本报记者 綦峰岩 通讯员 隋信海
作者:綦峰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