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稳增长,调结构的大背景下,作为最具有创新动力的中小企业如何获得金融支持?7月20日,“2012产业金融创新与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会副会长、中国改革研究基金会理事长樊纲,为在场的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题“把脉问诊”时称,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尽管有制度方面的因素,也跟企业家自身因素有关。为此,他建议,一方面应该鼓励放开市场限制,开放民间金融,使其阳光化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另一方面,企业家应该对股权融资等新的融资方式持开放态度,让别人参与进来。
今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增速进一步下滑,然而樊纲则认为,这只是调整,不会出现大面积的企业破产,中小企业对自己发展要有信心。
企业家应该让别人参与进来
大量破产倒闭、用工荒、拉闸限电、人工原材料成本上涨,融资难、利润下降……近年来,随着全国中小企业数量的增多,越来越多的经济热词与中小企业联系在一起,成为当下中小企业面临诸多发展难题的标签和符号。
近年来,中小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不仅面临成本上升、技术升级缓慢行业性难题,也遇到不少融资瓶颈。
对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顺利融资成为当下解决众多症结所在。
从融资的方式上看,要么直接融资,主要方式是银行贷款,要么进行间接融资,如股权融资等。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难题,需要产业融资方式的创新。对此,樊纲认为,近年来逐渐兴起的股权融资方式应该大力发展。
他指出,过去多年里,中国在股权融资方面发展特别弱,一方面资本市场不发达,没有大量投资基金的存在,使得中小企业投资没有出口;另一方面,大多数企业家不愿意采用股权融资的方式。“企业家不太愿意做股权融资,他宁可自己私有企业,也不愿意别人来参个股,很多企业不希望将来上市。”樊纲称,这也是中国一些制度问题。
值得欣慰的是,最近几年情况有了巨大变化,创业板、中小板的推出刺激了PE的大大发展,现在全国有 万家PE,1平均资金是每个基金1亿元,有的是很小的基金。樊纲认为,企业家要充分认识到这个融资机制。
然而,从融资的效果看,间接融资往往只能解决一些流动资金的问题,企业要长期发展,需要更多的直接融资方式。“作为一个创业者、作为企业家,你没有资金的话,你要让步股权,你要和别人合作,你要告诉别人信息,告诉别人你在干什么。我们企业家需要有更开放的心态,你不能老盯着银行资金,一遇到宏观调控,银行资金马上停掉。”樊纲说。所以企业家要改变心态,让度股权,才能有股权投资、直接融资。一些投资基金不仅可以为企业解决发展的资金问题,还会为企业长期发展提供顾问咨询。
专业化是出路
在当下中小企业面临的诸多困难中,仅仅解决资金问题,并不能完全打开中小企业发展的新局面。
樊纲认为,目前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存在一种急于转产的心态,“今天做这个领域,明天做那个领域。”众所周知,目前中小企业面临诸多发展困境,究其缘由,樊纲认为,一方面是因为宏观经济和金融体制方面的问题,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政府、学者和媒体的误导,一些中小企业看不起自己的行业,轻易将转变生产方式片面的理解为发展高新科技。
中小企业如何才能在竞争中有效率、胜出?为此,樊纲告诫称,中小企业应该专注、专业和专心做自己的产品和行业。“中国没有不好的产业,只有做不好的企业,只有不专注而做不好的企业。”樊纲认为,从中国的长期发展看,中小企业不是一个简单过渡问题,中小企业是长期存在的,也需要长期专业发展,专业化的竞争。
中国经济仍是合理增长
一方面是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另一方面宏观经济在调结构的大背景下遭遇短期“阵痛”。
7月13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宏观经济运行数据,2012年上半年经济增速继续回落。初步测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270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8%。其中,一季度GDP增长8.1%,二季度增长7.6%。
与2011年相比,中国宏观经济增速下降的幅度进一步加大。有分析观点认为,中国宏观经济“硬着陆”风险加大。这无疑使正面临各种难题的中小企业雪上加霜。
对于上半年GDP增速下降,樊纲认为,要对中小企业发展、中国各种产业的发展有信心。“中国高增长时期远远没有结束,现在是一个波动当中的低谷。”樊纲认为,当前的经济增速下滑只是前期过热之后的调整。现在不是危机,我们是软着陆。
不论是中国经济“硬着陆”还是“软着陆”,必然有一些企业受到打击,特别是中小企业首当其冲。
但樊纲对此轮经济发展的表现乐观:“软着陆后,中小企业受到冲击,但是绝大多数不会倒闭破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