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流动资金全压在一大批原料上,银行贷款马上到期了。日前,青岛理邦精工有限公司董事长管瑾中正盘算着如何筹款,解决“钱荒”时,400万“过桥还贷”资金已划到了账户上,他高兴地说:“政府提供的‘过桥还贷’资金,可真帮了大忙! ”
融资难一直是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其中,因为还贷、续贷存有“时间差”而形成的“资金短路”更是令企业头疼。为此,今年即墨市建立中小企业“过桥还贷”资金机制,协调投融资机构设立1亿元贷款周转金,其贷款周转金额度是青岛五市中最高。 即墨市工信局副局长赵瑞林介绍,“过桥还贷”资金专项用于该市中小型、符合国家产业和信贷政策、资金出现暂时困难企业的续贷、转贷资金周转,防止资金短缺导致经营链断裂。“过桥还贷”资金使用期限短,最长为30天,可以反复使用,1亿元的资金完全可以满足全市中小企业 “过桥”需求。其使用一般经过企业申请、政府部门和银行把关、放款和回款等步骤,免抵押担保。即墨市为提供“过桥还贷”资金的担保公司制定了统一的标准收取业务办理费,同时,将给予企业0.3%的过桥费用补助。
上半年,该市累计为64家(次)企业办理“过桥还贷”资金5.1亿元。64家企业新增产值15亿元,新增利润1.6亿元,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本报记者钱卓本报通讯员吕栋林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