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自昨日召开的相关会议上获悉,今年以来,我市信贷运行再现新特点:直接债务融资稳步推进,小微企业贷款增速相对较快,个人贷款明显少增。
直接债务融资获得突破。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实现直接债务融资6.5亿元,其中,工商银行承销渤海农业3.5亿元短期融资券,兴业银行承销即发集团3亿元短期融资券,此外,恒丰银行承销的我市首支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即将发行。
小微企业贷款增速相对较快。统计显示,截至6月末,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281.7亿元,比年初增加153.2亿元,比年初增长13.6%,较同期全市各项贷款增速高3.6个百分点,较大、中型企业贷款增速分别高7.6和6.7个百分点。今年以来,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强化对再贴现工具的使用与管理,积极推进电票业务,支持产业链条小微企业融资,至7月末,共累计办理再贴现9.7亿元,其中为小微企业融资占余额的91%。
值得关注的是,个人贷款少增。截止到6月末,全市个人贷款余额1559.9亿元,比年初增加66.5亿元,同比少增114.9亿元。其中,消费性贷款新增22.4亿元,同比少增75.3亿元,经营性贷款新增44.1亿元,同比少增39.6亿元。
人民银行相关人士分析认为,个人贷款同比大幅少增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消费增长整体放缓。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7%,低于去年同期2.3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市短期消费贷款净下降2.1亿元,同比少增5.9亿元。二是个人购房贷款同比少增明显。个人购房贷款占个人消费贷款总量的87%,受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上半年,全市个人购房贷款新增26.7亿元,同比少增43.4亿元。三是部分银行机构对个人经营性贷款发放趋于谨慎,导致个人经营性贷款增长明显放缓。
受融资平台和房地产贷款调控等因素影响,全市贷款持续呈现短期化倾向。7月末,全市短期贷款余额3389.7亿元,同比增长23.2%,高于各项贷款增速6.6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340.1亿元,同比多增76.3亿元。 (本报记者 傅 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