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行分公司级以上已达170家,地方准金融机构助力小企业贷款
本报讯 金融机构多少是衡量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指标,记者昨日从市金融办获悉,去年以来,我市加大金融机构引进力度,地方准金融机构步入规范发展轨道,截至目前,全市分行、分公司级以上金融机构已达170家,商业银行、股份制中小型商业银行、城商行、外资银行、村镇银行、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等各类金融机构百花齐放。同时,全市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全面展开,在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中,小企业和“三农”贷款占比已达九成以上。
各类金融机构百花齐放。仅去年,我市就引进了三菱东京日联银行、韩国现代保险、河北银行等17家机构。今年上半年,又有日本兴亚保险、建信产险、长江证券等9家金融机构获批筹建。今年6月,我市新组建的农商银行顺利开业;海协信托完成重组后恢复正常经营;青岛银行完成增资扩股;青啤集团财务公司开业,成为我市继海尔集团财务公司、海信集团财务公司之后的第三家法人财务公司;中信万通证券公司业务较快发展,并协调中信证券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落户我市。上半年,我市又有两家村镇银行获批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实现县域和郊区全覆盖。
地方准金融机构规范发展。经过近年来的探索,全市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全面展开,机构从无到有,目前已发展到25家。今年6月末,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25.4亿元,比年初增加5.5亿元,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小企业和“三农”贷款占比达到90.3%。70余家融资性担保公司经过去年的规范整顿,提升了日常经营水平和稳健发展能力,到今年6月末,担保责任余额179.7亿元,担保户数4230户。 (本报记者 傅 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