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昨日自市金融办获悉,自去年以来,我市企业上市不断取得新突破,8家企业实现上市,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实现新突破,股权投资加速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开始启动。
储备260家拟上市企业
自“十二五”以来,我市不断完善企业上市政策,营造企业上市氛围,搭建服务平台,畅通“绿色通道”,突破改制上市关键节点,共实现8家企业上市,融资60多亿元,11家企业进入辅导验收程序,260家企业 进 入 拟 上 市 储 备 。据统计,去年至今,我市先后有海立美达、东方铁塔、东软载波、恒顺电气、赛轮股份5家企业实现首发上市,今年上半年,新华锦国际、海上嘉年华、英诺包装还实现借壳上市。与此同时,高校软控、汉缆股份实现了再融资,赛轮股份、恒顺电气再融资申请已通过中国证监会审批。
上市为企业的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海立美达保持了家用电器零部件钣金生产领域全国第一,东方铁塔在广播电视塔和空冷平台钢结构制造领域保持龙头地位,东软载波、软控股份、恒顺电气、赛轮股份等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我市通过完善上市企业梯队培育计划,系统梳理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和商业银行重点授信企业,将有意向上市的企业纳入培育范围。截至目前,我市拟上市企业储备规模达到260家,呈现数量多、结构优、质量高、后劲足的良好发展态势。
“新三板”试点稳步推进
目前,我市“新三板”试点筹备工作取得实质进展,已确定开展“新三板”试点的企业33家,其中9家企业通过券商内核推荐,后备企业资源储备达到100多家,备案资格券商25家。“新三板”试点工作稳步推进,为高新区申请进入国家“新三板”扩容试点奠定基础。
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实现新突破,已发行和待发行债券130多亿元。2011年,青岛前湾集装箱、六和集团、青建集团发行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20.5亿元,城投集团发行17亿元市政项目建设债券。今年以来,已完成直接债务融资38亿元,其中:城投集团、华通集团、泰能集团分别发行企业债券17亿元、10亿元、5亿元,即发集团发行短期融资券6亿元;已上报或待发行企业直接债务融资61亿元,其中企业债券50亿元,中小企业集合票据1.2亿元,中小企业私募债券6000万元,公司债券9.2亿元。
股权投资加速发展
自去年以来,我市围绕股权投资与企业上市互促发展的思路,积极与光大、中信、龙柏宏易、上海国际、第一东方、招商资本、红杉资本等股权投资机构沟通联系,争取在青落户并支持我市实体经济发展。截至目前,光大控股已在青注册1.6亿美元投资公司,中信证券注册15亿元投资公司,金石风暴已注册5000万元投资管理公司。市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已组建参股基金4只,基金管理公司2家,总规模7.5亿元。结合国家各类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工作,启动我市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建设相关工作。
(本报记者 傅 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