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农村信用社“难贷款”、农民群众“贷款难”的问题,近日,胶南市农村信用社在青岛率先启动了农村信用工程建设,通过贷放款与创建信用户的有机结合,使广大农民快速便捷地从信用社获得贷款,加快创业致富步伐。
“贷款证”像存折一样方便
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对“信用户”实行等级评定、贷款授信、贷款证发放、上柜办贷等“一条龙”服务,信用评定为两年一次。对评定为信用户的农民,核定授信额度后,与之签订贷款合同,并发放贷款证。
在核定贷款额度和规定的时限内,持贷款证就像拥有存折一样方便。授信农户不必再费周折到信用社找信贷员,可直接持“一证一章”(贷款证、印章)到所在地农村信用社贷款专柜办理贷款业务,而且还款时间自由,真正建立起了“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管理机制。
从评级到授信多人参与
据统计,胶南市农村信用社1~7月份共发放农业贷款14亿元,受益群众3万余户,为支持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以往农村信用社贷款手续繁杂、办贷效率低、服务透明度不高、个别信贷人员吃拿卡要等问题,已反映较强烈,成为胶南农信社支农的障碍。通过推进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活动,对“信用户”实行等级评定、贷款授信、贷款证发放、上柜办贷等“一条龙”服务,授信农户在核定贷款额度和规定时限内,持贷款证就像拥有存折一样方便,随时可以到当地信用社柜台办理贷款业务,想什么时候贷就什么时候贷,想什么时候还就什么时候还。另外,由于农户从评级到授信等关键关节,都是由村干部、村民代表等多人参与,使贷款的透明度大大提高,再加之办理贷款时不必再找信贷员,可以直接到柜台办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信贷员吃、拿、卡、要等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从而达到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支农服务水平的目的。
贷放款与创建信用户结合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信用的缺失,农村信用社“难贷款”、广大农民群众“贷款难”,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推进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活动,既是一种经济活动,又是诚信建设的重要载体,它通过贷款与放贷的信用关系,使贷放款与创建信用户有机结合起来,可以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信用意识,较好地解决农民群众在履行合同、兑现政策、落实承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且能够在广大农村营造“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良好社会风气。农村信用环境的改善,可以使广大农民快速便捷地从信用社获得贷款,加快创业致富步伐,而对于农村信用社来说,不仅可以扩大信贷有效投放,增强自身盈利能力和水平,而且可以有效地制止恶意逃避债务行为,改善信贷资产质量。
胶南农信社负责人介绍说:“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对于应对挑战、改善服务、拓展市场、控制风险和提升形象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据悉,此次信用工程建设活动从今年8月份开始,到明年1月份结束,通过活动地深入推进,使参评村和户最低达到50%和30%,符合条件的100%进行授信,真正达到农村信用环境根本好转、“指纹办贷”系统全面推广、信贷支农投入大幅增加的目的。 (作者:范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