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近日,国家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接受中央台记者采访时表示,要保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
扩大政府公共投资、加强重点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是进一步扩大内需最主动、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在出口不振消费乏力的情况下,通过加大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可以是一个现实的选择。谢旭人表示,金融危机以来,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肯定要退出一些市场竞争领域。
谢旭人:财政支出结构变化,已经明显不同于过去计划经济时代,以前是生产建设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财政支出向公共财政方向发展。这个导出的特点就是:我们的支出结构就向公共型导出发展了。国家财政支出,地方财政支出,已经基本退出了那些竞争领域的投资。 在财政支出方面,政府应该去做的事情,换句话说,更多的是投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求。
农村是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农民增收也是一个难题。谢旭人特别强调,对农村的投入要继续加强。
谢旭人: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长,也是我们经济发展的难题、重点。所以每年用于农业方面的增加很大,包括对农民的各种直接补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像农田、水利、气象以及其他各方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还有一些经济生活方面的补助。在农村社会建设方面,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增加了投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