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金链断裂、缺少抵押物、问贷无门长久以来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痼疾”,为了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市中小企业服务热线于12月23日上午9:30——10:30举办了中小企业融资专题咨询服务活动,活动邀请了市中小企业发展局相关领导、市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中心负责人及银行、担保专业人士做客热线为中小企业把脉问诊。
政府专项资金“输血”中小企业
来电中,许多中小企业询问了专项资金事宜,大多数表示虽然知道有这样的政策,但是一知半解。市中小企业发展局领导对此做一一做了详细耐心的解答。为了让中小企业更好更快发展,市经贸委联合市财政局共同下发了《青岛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009年青岛财政拿出5400万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服务平台等方面改善中小企业资金短缺困境,降低其融资成本。在融资扶持方面,市经贸委创新性地出台了“过桥资金”办法,从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列支1000万元,支持国有投融资机构,利用自有资金为流动资金暂时周转困难的中小企业提供还贷周转金服务。
多样化融资方式让中小企业增强自身“造血”功能
大多数中小企业产品好、有订单、有人才,想增加设备、扩大产能,因为流动资金暂时出现困难,又没有固定资产抵押物而借贷无门。对此,市中小融资服务中心、银行担保人士开出了良方,建议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动产抵押、股权质押、融资租赁、出口押汇等方式来进行融资。
金融机构通力合作打通中小企业融资“筋脉”
中小企业出现融资困境,首先想到的是去银行贷款。但一般情况下,中小企业借贷额度较低,银行由于操作成本太高而不愿意放贷给中小企业。对此,银行、担保专业人士建议中小企业尝试其他融资渠道,比如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 自中小企业服务热线运行以来,热线共接听来自全市中小企业的各种咨询电话300多个,据统计,涉及到“找钱”的电话占到了80%。为此,青岛市中小企业发展局及青岛市中小企业服务热线对症下药举办了此次专题活动。下一步,热线将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为目标,根据企业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定期举办各种专题活动,努力打造成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综合公共服务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