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为青岛企业开拓东盟市场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记者从市外经贸局了解到,东盟是我市第五大贸易伙伴和主要原料进口市场和第四大实际外资来源地。
根据统计,2009年前11个月,青岛与东盟贸易总额为34.54亿美元,其中出口10.73亿美元,进口23.8亿美元。青岛与东盟的贸易主要集中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五国,进出口总额占与全部东盟十国贸易总额的92.6%,出口东盟五国的主要商品是:机电产品、农产品、纺织服装;进口主要商品是:成品油、天然橡胶、机电产品。
“青岛一直看重与东盟的经贸往来,在自由贸易区成立之后,更为青岛与东盟开展经贸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市外经贸局的有关负责人说。
而青岛检验检疫局的有关负责人则表示,青岛企业要从自由贸易区中获益,必须全方位了解自贸区的政策,要积极利用好这些政策,特别是原产地证书。
“从全国看,青岛目前利用原产地证书的情况还是不错,但多数企业都是被动的,主要来自客户的要求才来申请,青岛企业在利用政策上的意识还有待提高,同时,提醒企业以后申请原产地证书一定要遵纪守法,否则不仅企业受损,国家的形象也将受损。”青岛检验检疫局的负责人说。
市外经贸局的负责人表示,今年,市外经贸局将加大自由贸易区政策宣传与培训,积极组织我市企业参加东盟博览会等展会活动,鼓励我市企业扩大对东盟经贸合作,抓住自由贸易区的机遇,促进我市外贸发展。
走出去成本更低
对青岛企业来说,贸易只是自由贸易区带来的机遇之一。根据双方签署的《投资协议》,互相给予投资者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将大大降低企业的投资成本,有利于企业在自贸区内互设生产基地。
根据统计,截至目前,东盟累计在我市投资项目590个,合同外资16.3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49亿美元,分别占全市利用外资总数的2.75%、2.78%和2.89%。其中,过千万美元项目92个,累计合同外资12.11亿美元。
2009年1~10月,东盟在我市投资项目18个,合同外资1.1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0.95亿美元,同比分别为持平、-29.3%、-46%。其中,新批过千万美元的项目3个,合同外资0.54亿美元。主要有:青岛启聪石油机械有限公司、青岛万科城地产有限公司、全美世界(青岛)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与此同时,截至2009年10月底,全市在东南亚地区投资项目49个,占项目总数的11%;投资额7131.42万美元,占总投资额的9.5%。尤其是在越南铃中加工出口区,我市即发、金王、地恩地等企业已形成集聚发展态势。
市外经贸局合作处处长栾正元用“重要机遇”来形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对我市境外投资带来的机遇。
他说,目前,我市金王、即发、地恩地等企业已经在越南投资设厂,从目前情况,这些企业既开辟了市场,又促进了出口,还避开了欧美等国家的贸易壁垒,这是多赢的局面。
“自由贸易区建成后,青岛企业到东盟去投资建厂必将获得更加优惠的政策,这一方面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有利于我市产业梯度转移,优化我市产业结构。”有关专家这样评价自由贸易区对企业“走出去”的机遇。
而栾正元在看到对外投资机遇的同时,他还特别强调,青岛企业应特别注意东盟地区的劳动工程承包方面带来的机遇。
他告诉记者,今年,市外经贸局将组织有实力到境外投资的企业和有资质的劳务工程承包企业到东盟去考察,以促进我市对外经济合作,促进我市外经贸的发展。
□概念解析
原产地证书(CERTIFICATE OF ORIGIN)是出口商应进口商要求而提供的、由公证机构或政府或出口商出具的证明货物原产地或制造地的一种证明文件。原产地证书是贸易关系人交接货物、结算货款、索赔理赔、进口国通关验收、征收关税在有效凭证,它还是出口国享受配额待遇、进口国对不同出口国实行不同贸易政策的凭证。(作者:佚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