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1月7日召开的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得知,2010年,全国铁路安排固定资产投资8235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7000亿元,计划新线铺轨3690公里,复线铺轨3150公里,新线投产4613公里,复线投产3438公里,电气化投产6401公里。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刘志军在会上指出,今年的建设任务相当艰巨。
据介绍,2009年是我国铁路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投产最多的一年。铁路全年完成基本建设投资6000亿元,比上一年增加2650亿元,增长79%,超过“九五”和“十五”铁路建设投资总和。全年新开工项目123项。截至2009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8.6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二。
据了解,目前,铁路在建新线规模达3.3万公里,投资规模达2.1万亿元。京沪高速铁路累计完成投资1224亿元,为总投资的56.2%。上海-杭州、南京-杭州、杭州-宁波、南京-安庆、西安-宝鸡等客运专线,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等区际干线,以及贵阳市域快速铁路网,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城际铁路等相继开工建设。
刘志军提醒说,从2010年到2012年,铁路现代化建设将面临三个“最高峰期”的严峻挑战:即大规模铁路建设最高峰的时期、大量新线投入运营最高峰的时期、新技术装备制造和运用最高峰的时期。
据铁道部介绍,2010年,铁路部门将紧密围绕高速铁路建设运营和技术装备现代化,深化关键技术创新,扩大技术创新成果,完善铁路技术创新体系,搞好技术成果的运用。特别值得期待的是,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年内将下线,并完成综合性能试验。2010年至2012年,投入运用的动车组将达到800组以上,大功率机车将达到7900台以上,空调客车将占保有量的66%以上。 刘志军指出,在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上,今年将继续加大改革力度。将认真落实部省合作协议,发挥地方党委政府建设铁路的积极性,扩大合资建路规模。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铁路建设,支持保险、信托等机构和民间资本对铁路建设的投资,构建多元投资主体共同建设铁路的格局。进一步规范大秦、广深、铁龙等铁路上市公司管理,充分发挥融资平台作用,加快已经成熟的股改项目上市的准备工作,择机上市融资。扩大铁路建设债券和各类票据发行规模,拓展其他直接融资渠道,降低资金成本,实现铁路低成本扩张。 (黄晶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