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记者从全市企业上市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09年岛城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达46亿元,为历史之最。而从青啤发行全国首家H 股以来,青岛累计融资额达到了199.2亿元。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认为,尽管青岛上市公司质量较高,但上市公司家数和融资总额同青岛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地位还不相匹配 ,青岛还需要在资本市场上“加把劲”。
融资46亿成历史之最
据介绍,截至2009年底,青岛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达46亿元,创造了年度融资新纪录,相当于前四年融资的总和。其中,青岛碱业定向增发5亿元,青岛软控定向增发6亿元,海信电器定向增发15亿元,青岛啤酒认股权证行权融资12亿元,特锐德创业板首发融资8亿元。据统计,青岛通过资本市场累计融资达199.2亿元。
自1993年青岛啤酒发行全国首家H 股以来,到今年特锐德国内首家创业板企业上市,青岛现在有境内外上市公司20家,发行股票23只。累计融资前三位的上市公司为青岛啤酒 52.99 亿元,青岛海尔31.62亿元,海信电器31.02亿元。“企业通过在国内外资本市场的运作,提升了企业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为青岛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融资总额占全国1%
青岛证监局相关负责人说,2009年青岛融资总额占全国的 1% ,再融资企业家数占全国的 2.66% 。“2009年境内资本市场共实现融资额4466亿元;共有99 家企业发行上市,其中中小板和创业板企业90家;2009年共有150家上市公司实现再融资。青岛啤酒、海信电器、青岛软控、青岛碱业等4家公司再融资38亿元。青岛2009年46亿融资总额占全国的 1% ,与岛城GDP占全国GDP的比重相当,再融资企业数量占全国的 2.66% ,高于国内同类城市。
青啤连续两年成功再融资,市北区按照政策规定,对企业实行重奖。去年奖励资金100万元已经全部到位,今年的 100万元奖励资金也已经落实。
青企还需“加把劲”
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认为,尽管青岛上市公司质量较高,但上市公司家数和融资总额同青岛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地位还不相匹配,青岛还需要在资本市场上下功夫。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说:“代表青岛特色经济的港口、旅游、海洋、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企业应予以大力扶持,优化青岛上市公司结构,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据了解,汉缆股份、华仁药业已于2009年底向中国证监会上报申请材料,东方铁塔、东软科技、恒顺电器、海众锅炉等一批企业计划在2010年上半年上报材料。品品好粮油、麦迪绅两公司境外上市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中。青岛上市“后备军”已初步形成。 (作者:肖良华 于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