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山东中小企业的运行延续了回升向好的基本态势,走上了正常轨道,发展态势是健康的、趋势是积极向好的。但受去年3月份以后增幅逐步抬升影响,全年趋势将会出现增幅前高后低的变化。”在日前举行的全省一季度中小企业经济运行分析会上,山东中小企业办公室主任刘新风表示。
迎来资金、市场最好时期
刘新风介绍说,从2008、2009、2010年3年一季度同比分析看,我省中小企业呈V字型实现了恢复性增长。“全省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延续了去年一季度以来的回升向好势头,继续保持恢复性增长。1-3月增加值、主营收入、利润、利税增幅均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比去年底快4个百分点以上,连续4个季度加快。”刘新风告诉经济导报记者,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中小企业比上年增加1760户,由于遭遇用工荒、招工难,全省中小企业从业人数从去年末的672万人减少到3月末的660万人。但当前需求旺盛,出口大幅回升、回暖,工业品出厂价格由降渐增,产销率去年全年92%,今年一季度是98%,资金、市场都是最好的。
据了解,去年末全省全部贷款为1.6万亿元,中小企业9077亿元,今年3月末中小企业达到1万亿元,比年初增加979.8亿元,增长10.8%,高出大型企业贷款增幅2.8个百分点,中小企业新增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62.3%。
“各地通过营销创新、加大上新、创新等推动了中小企业发展。”刘新风告诉导报记者,临沂市在全省率先突破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电子商务。目前10家企业在线应用,实现网上交易额2.1亿元,预计年底网上交易额将突破100亿元。菏泽市一季度新增直邮服务企业30家,发送商业信函23.8万件,实现业务额15.2万元。济南、东营、莱芜、潍坊、滨州、菏泽6个市先后与移动公司开展巡展20多场,组织参会企业2100多家体验移动信息化。
小企业贷款最难
导报记者了解到,与原先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问题相比,当前中型企业融资环境有所改变。“目前中型企业贷款不太难,但小企业仍然面临贷款难、贷款少、贷款周期短等问题,贷款成本高。”刘新风表示,占企业总数98%的小企业仅获得银行贷款增量的21.9%。3月末,全省大、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分别为8027亿元、6098亿元、3967亿元,分别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的44.4%、33.7%、21.9%,而企业个数占比分别为0.18%、1.4%、98.42%。
用工成本增加、通胀压力则使中小企业面临双重挤压。导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方面,金融危机过后企业恢复性增长,对用工的需求扩大,但企业面临招工难。另一方面,新招聘人员对工资待遇要求提高。“淄博市中小办调查显示,一季度企业员工工资上升20%-30%。今年以来广饶轮胎企业的一线工人工资平均增长了500多元,技术骨干工人的工资由原来的每月2000元涨到了3000多元,企业用工成本大幅提高。”刘新风告诉导报记者。部分处于产业链下游和末端的中小企业产成品价格受通胀影响,出现高进低出现象。
主动化解通胀压力
“中小企业产值2亿元是个瓶颈,突破了就成长,反之则衰退,如何突破?创新、管理、营销,提高核心竞争力。”刘新风认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资金、人才,根本制约则在市场。大多数中小企业产品拉动市场需求的能力不强,所以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开发多种新产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据了解,日照双港机械电子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在今年原材料大幅上涨、通胀趋势进一步加深的不利市场环境下,加大上新创新,淘汰落后,化解原料涨价因素,实现了生产效益的大幅提升。
日照双港机械电子有限公司一季度通过技术改造,淘汰落后设备和工艺,引进先进技术,扩大欧III、国III配套产品的生产规模,并研发开发欧Ⅳ、欧Ⅴ配套产品,实现销售收入4877万元、利税536.7万元,同比增长33%。 刘新风建议,中小企业要主动化解通胀压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金融危机中,有些企业抄底囤积了一些原材料,危机过后过了一段好日子。目前,企业已感受到通胀预期带来的压力。应对此早作准备,有钱多备点原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