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青岛商业承兑汇票信息服务系统正式上线,岛城小企业融资途径进一步拓宽。
据介绍,该系统以票据承兑人为核心,以票据为主线,以票据状况为节点,专门为商业承兑汇票当事人提供信息服务。新发生的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出售、签发、贴现、转贴现、兑付等各个环节的信息都将通过这一平台进行信息披露。同时,企业授信过程中不诚信的行为也会被公布在信息系统之中,成为银行选择企业的有力凭证。
青岛市商业承兑汇票业务起步于 2000年,到2003 年全年累计签发 26亿元,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作用逐渐显现。但近年来受商业承兑汇票信用低、 流通难等因素制约,全市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发展相对较为缓慢,2009年全年累计签发 97 亿元,难以满足广大中小企业日益扩大的融资需求。
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副行长顾延善介绍说,在推广商业承兑汇票的实践中遇到了许多难题:首先,是票据背书转让难,流通性不强。 其次,查询渠道不畅,企业信息不透明。另外,一些签票企业缺乏诚信,违规操作后没有适当的惩罚措施,这也使得收票企业对商业承兑汇票的信用程度产生担忧。摆在企业和银行面前的现实是,2010年3 月末青岛市商业承兑汇票余额55 亿元,仅为银行承兑汇票的百分之五,商业承兑汇票作为商业汇票的主体作用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商业承兑汇票信息系统平台的建立,则为推广这一票据融资形式奠定了基础。在该系统下企业基本情况、与协议银行的签约情况以及诚信程度都能直观地展现在公众视野下,既是对企业诚信的监督,又是其他银行授信、企业寻求合作时的有力依据。同时,通过系统平台,也能更快地宣传商业承兑汇票业务知识。 所谓商业承兑汇票是指由出票人签发并由付款企业承兑的票据,是一种典型的商业信用,它的推广使用能够有效缓解企业对银行信用的依赖,是当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压力的一种切实有效的途径。而所谓保贴协议是指金融机构与其部分优质客户间签订并对其承兑的商业汇票给予保证贴现支持的协议,也就是要以银行信用来为商业承兑汇票的流通提供信用保障。(作者:白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