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业内人士透露,我市一家即将登陆创业板的企业已经开始计划延缓上市日期,以期在整体股市行情回暖的局面下一次性募集到更多的资金。无独有偶,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另外一家计划递交上市申报材料的企业对申请过会的渴望程度也没有年初那么迫切。 而这很大程度上都源于近一年来股市的持续走低,由于股市低迷以及市盈率的降低,让那些原本对上市募集资金并不是特别迫切而且成长相对优良的企业开始把精力重新转移到生产、销售等领域。记者了解到,面对这种情况,一些投资机构也都开始加快介入速度,以期在股市回暖后获取更大的投资回报。
行情走低影响上市进度 6月25日,创业板市场迎来了新大新材、长城集团、盛运股份和金通灵等四只新股,股票总数已经达到了90只。当日,新大新材开盘即跌破发行价,而距此前仅仅一个月,5月26日上市的康芝药业也遭遇首日破发。据相关机构研究发现,从近四批新股来看,平均发行市盈率分别为 80.88倍、62.69倍、58.44倍和53.69倍,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 市社科院相关专家指出,许多成长型的中小企业选择登陆创业板很大程度就是看中了相对主板和中小板,创业板股票的市盈率水平比较高,但从目前来看,“高发行价、高发行市盈率”造成的高价发行让创业板企业像以往那样获得高发行价已经是相当困难,创业板的估值正在向理性价值方向回归。 而由于企业规模和成功案例两大因素,使得青岛企业对登陆创业板情有独钟,除了特锐德成为创业板第一股之外,华仁药业也在六月份成功通过中国证监会创业板发审委员会审核,成为今年青岛市首家、山东省第三家过会企业。同时,青岛市还有汉河电缆、海立美达、东软载波、东方铁塔四家拟境内上市企业在证监会的审核程序中。 但当前股市的低迷已经严重开始影响青岛企业上市的心理,一家计划在三年内登陆创业板的企业负责人表示,从目前来看,还主要是稳步推进企业的发展战略,把技术和市场做好,然后等待股市比较好的时候再上市。
投资机构获得先入机会 近年来,青岛在资本市场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企业上市数量并没有达到预期,而且往往是上市企业数量可能出现井喷时遭遇行情走低或者国家调控。针对这种局面下的企业需求,青岛也开始探索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按照刚刚出台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意见,我市将选择50户左右优质企业进入后备资源储备库,从税收、资金、项目、土地等方面支持企业上市。落实各区市上市工作目标责任制。开展风险投资、股权投资、产业基金、债券等多种形式直接融资,年内争取设立2~3支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制定拟上市企业股权确认实施细则,规范股权确认程序。支持青岛高新区开展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代办转让试点。(作者:门国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