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至2009年期间,青岛5家担保机构累计获得国家补助1736万元,列入“国家队”的担保机构数量呈上升趋势。中元籴担保、闽发担保和联合担保3家公司享受3年内免征营业税的政策
融资性担保业为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微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和作用日益增强,截至6月底,全市工商注册法人担保机构已达169家,注册资本总额116亿元,今年1-6月份,新增中小企业担保额28亿元,同比增长75%。
在为中小企业开展担保业务的同时,担保机构和企业也实现了双赢。 2009年,在35亿元担保服务支持下,受保企业年度新增销售收入148亿元,新增利税6亿元,新增就业6万人。开展中小企业业务的21家担保机构收入总额12883万元,同比增长52%。 担保业务日趋多元化
2008年11月,在青房置业担保集团有限公司的担保下,青岛星河海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股权作抵押成功向银行贷款人民币150万元,期限为14个月。股权出质成为融资新途径,打响了多样化担保融资的第一枪。此后,产业链集合贷款、组团担保贷款等融资模式依次出现,以“量体裁衣”的形式为规模小、抵押物不足而又急需资金的小企业雪中送炭。一时间,较之以前单纯宣传业务的高收益、低风险,担保机构以争相推出投融资新产品作为拓展业务的新手段。
市经信委融资指导处负责人介绍,对抵押物不足、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备的中小企业来说,股权抵押、动产(车辆、设备等)抵押、仓单存货质押、应收款质押、合同权利质押、房地产使用权质押等极受欢迎,担保公司需要做的就是发挥风险控制联动机制。在政府引导下,担保公司还创新开展了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链企业集合担保贷款、依托政府信用无抵押担保、进口押汇担保,国际贸易融资担保、畜牧养殖户小额贷款担保、先担保后付费等担保业务模式,进一步拓宽了企业融资渠道。话语权缺失担保业负重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青岛担保机构主要分为政策性担保、商业性担保、互助性担保三种类型。某商业银行小企业信贷部负责人表示,政策性担保机构由于资金全部或部分来源于政府财政,具有明显的政策导向功能,社会信誉好且易于监管,银行乐于接受,反过来对商业性担保机构认同度并不高。但其实商业性担保机构才是主力军,在青岛全部担保机构中所占比重达到91.2%。
一家新成立的民营担保公司负责人认为,他们在与银行合作中明显处于弱势。虽然银监会2009年取消了与银行合作需注册资本金1亿元的限制,但在实际操作中银行的限制较多,一般规定担保机构要至少注册经营两年以上,缴纳20%左右的保证金,风险也100%由担保公司承担,使风险过度集中于担保机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担保业务发展的积极性。民营担保机构与银行很难建立顺畅的合作关系,经常是一份融资担保协议送到银行后,两三个月都没有消息。
青房担保秦彦建议,通过政府增信,选择部分银行和担保机构开展试点,在风险共担、利率优惠、信息共享等方面进行探索。
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提高担保机构抗风险能力,青岛陆续出台政策,如鼓励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担保机构、提高风险补偿、减免营业税、争取政策补助等。监管新规激励有序竞争
长期以来,融资担保行业游离于监管之外,暴露出运作不规范、内部管理松弛、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不强以及违法违规抽逃资本金、非法经营金融业务等问题。今年3月,中国银监会等部门联合发布《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业内人士认为,如果能真正对融资担保行业监管到位,对整个融资担保行业和中小企业来说都是一个利好。 岛城几家备案担保机构都表示,由于担保行业缺乏相对统一的准入要求和经营规范,导致市场恶性竞争、发展无序,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损害了担保行业的整体形象。《办法》具有激励意义,提高门槛后,竞争也会相对减少,这是大多数融资担保公司希望看到的。记者 王 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