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城阳区今年上半年中小企业新增近5300户,同比增长115.3%;新增注册资本20余亿,同比增长122.9%;创造就业岗位近两万个,同比增长91.4%。截至6月底,该区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68.1亿元,占全区贷款余额的43.8%。中小企业发展形势喜人,已成为极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正逐步驶入稳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作为山东省出口大区,城阳区的中小企业发展同样亮点纷呈。通过不断完善政策体系与服务环境,搭建创业平台,该区的中小企业发展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曾先后荣获“全省发展民营经济先进区”、“全省发展中小企业先进区”等荣誉称号。在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组织的评比中,被授予“山东省企业管理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这也是青岛市唯一受表彰的区(市)级政府部门。据介绍,截至目前,该区中小企业累计达到4.2余万户,注册资本200.2亿元,吸纳从业人员26.9万人。
中小企业数量急剧井喷。“近几年,城阳区的中小企业一直稳健发展,从2005年开始,平均每年新增中小企业4900余户。今年来了个‘大跃进’,仅仅上半年就增加了近5300户,比往年的全年新增的数量还多呢!”该区中小企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
据介绍,除了与企业自身对经济向好预期增强有关外,这与该区优良的创业环境,转方式、调结构的宏观政策密不可分。该区制定了一系列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这其中,去年制定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意见》便让众多小企业得到了实惠。该意见对符合条件的登记失业人员创办企业实行税费优惠。
位于流亭街道饰品街的欣欣饰品店女老板李小姐就是其中的受益者。李小姐原是一家韩国玩具公司的翻译,金融危机爆发后,原先的公司倒闭,李小姐变成了失业人员。在听说政府出台帮助失业人员就业的政策后,抱着试试的态度到工商局注册了现在的这家饰品店,没想到不仅办理程序非常简单,而且政府承诺的各项优惠政策也一一落实到位,还给了一次性扶持创业资金4000元,借助城阳区大力发展服务业的契机,现在饰品店生意红火。
同时,该区积极搭建创业孵化平台,带动小企业丛生。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因地制宜规划建设了流亭饰品商业街、原生态胶州湾小海鲜街等18条特色街,有效地带动了创业。设立青岛啤酒坊创业示范基地和启城地板城创业孵化基地等多处创业孵化基地,鼓励年轻人自主创业,对接收创业者的孵化基地和以低利率发放创业贷款的金融机构,以财政补贴的方式给予补助。出台了中小企业的高速增长,财税贡献也在不断加大。上半年,中小企业实现税收25.7亿元,同比增长45.7%,占全区税收比重达到75.5%,较去年同期提高10.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个体私营经济税收创历史新高,完成2.8亿元,同比增长77.6%。
创新加品牌 质量快速升级。青岛金健橡胶模具有限公司原是一家生产橡胶模具的企业,近几年随着周边生产模具的企业不断增多,市场竞争激烈。该企业通过政府牵线搭桥,与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对接,利用自身多年在机械领域制作的成熟技术,成功研发出客户要求的新产品,企业经营状况大为改观,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800多万元,同比增长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