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担保贷款后,我们立马就用来扩大再生产了。”8月5日,说起青岛市担保中心的“集合贷款”业务,青岛中龙彩印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忠龙连称“非常感谢”。
青岛中龙彩印有限公司专门给制鞋、服装企业配套生产外包装,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但由于缺少抵押物,很难从银行贷到款。 2009年 5月,李忠龙正在犯愁的时候,作为亨达集团的配套企业,青岛中龙彩印有限公司在青岛市担保中心的担保下,成功从银行贷到了300万元“集合贷款”,破解了企业的融资难。
去年以来,针对单个中小企业无抵押、少抵押导致的贷款难题,作为青岛市唯一一家全资国有担保公司,青岛市担保中心采取“化零为整”的办法,创新出“集合贷款”的新模式。截至目前,青岛市担保中心已经组织了4个千万元以上的“集合贷款”项目,分别涉及轨道交通、制鞋、水处理和汽车销售等领域。
“形象一点说,就是把零售业务做成批发业务。”青岛市担保中心主任邢路正介绍,“在具体做法上,我们把有关联的中小企业,进行集中考察、集中管理、集中办理手续,集合起来与银行谈判准入和授信。”
邢路正介绍,青岛中龙彩印有限公司申请的“集合贷款”可具体称为“产业链贷款”,担保机构选择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为龙头,上下游企业为目标,围绕产业链组织担保贷款。“这样一来,既满足了银行的要求,又能加强核心企业与配套企业的联系,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成长,而且,还扩大了担保机构的业务量,有利于担保机构规避风险,一举多得。” 据介绍,在“产业链贷款”之外,根据不同的“组团”方法,“集合贷款”还有“区域集合贷款”、“行业集合贷款”等不同形式。 (作者:梁旭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