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大部分企业处于资金紧张状态。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新增贷款2729.5亿元,同比少增89.1亿元;中长期新增贷款1104.1亿元,仅相当于去年同期的54.4%
◆导报记者 吴淑娟 济南报道
“从上半年的情况来看,企业投资工业项目普遍信心不足,工业增长主要依赖存量企业拉动,以新建项目为主的增量企业对产值增长贡献率较低。”在26日举行的全省经贸座谈会上,济南市经信委主任王宏志的发言引得与会各地经信委主任频频点头。
而企业投资新建项目乏力背后,隐藏着各地工业企业普遍面临的一些问题,这成为当日座谈会讨论的核心。
工业增速高于苏、粤、浙、沪
对于上半年的工业经济,山东省经信委主任郭述禹用这样一句话作了描述:“生产平稳增长、质量效益稳步提高、重点行业产品运行良好。”
据介绍,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进出口总额增长28.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33.2%,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上涨4.7%,比全国低0.7个百分点。其中,上半年我省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1%,虽然比全国低0.2个百分点(一季度比全国低1.1个百分点),但高于东部地区增速1.7个百分点,分别高于江苏、广东、浙江、上海0.1个、1个、2 个和4.4个百分点。其中4月份增长14.9%、5月份增长14.5%、6月份增长15.2%。工业品产销率达到98.7%,同比提高0.43个百分点。
350户重点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51万亿元,同比增长26.2%。17个市全部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共计1.86亿元,23个全国百强县设立专项资金共计3.43亿元,80个县市区设立过桥还贷资金34.3亿元。34家中小企业发行集合票据33亿元,投入4000万元集中支持6个产业集群建设。会同人民银行推荐419户企业,争取金融机构增加信贷规模405亿元。
新项目建设乏力
“受土地资源、商务成本、房地产投资挤出效应等因素影响,济南市企业投资工业项目信心不足,在建项目投资规模大幅降低,全市在建亿元以上项目74个,同比减少24个,竣工项目256项,同比减少38项。”济南市经信委主任王宏志告诉经济导报记者,受原材料及市场需求影响,今年上半年重汽集团生产出现较大幅度下滑,济钢增幅明显回落。而根据济南市经信委的调查,济南市中小企业融资综合费率已高达15%,部分行业甚至超过了净资产收益率,企业产能发挥和项目进展由于资金缺乏受到制约。“预计今年全市工业企业增加利息支出8亿元,企业流动资金缺口60 亿元。”王宏志说。
青岛市经信委主任项阳青也表示,由于以新建项目为主的增量企业对产值增长贡献率较低,青岛市上半年工业增速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投资项目缺乏动力的背后隐藏着土地难落地、融资难问题。”淄博市经信委主任魏玉蛟分析表示,上半年淄博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同比少增86.36亿元,中小企业新增贷款余额同比少增72亿元,银行利率上调增加企业融资成本8亿元左右。王宏志则透露,今年济南市计划供应土地619公顷,仅90个工业重点项目就需要土地1000公顷,土地缺口很大。
山东省委常委、副省长王军民在当日的座谈会上透露,我省大部分企业处于资金紧张状态。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新增贷款2729.5亿元,同比少增89.1亿元;中长期新增贷款1104.1亿元,仅相当于去年同期的54.4%。此外,受国外输入性通胀和国内流动性过剩影响及国家宏观调控影响,上半年我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回落,商品房销售面积增幅同比回落24.4个百分点,鼓励汽车消费政策减弱,全省汽车产量同比下降6.7%,与住房、汽车相关的家装类、家电类商品零售额增幅明显放缓。
出招化解难题
当全省各地的工业企业普遍面临部分行业市场需求有所减弱、企业经营成本持续上升、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时,迅速寻找到破解困局的方法显得尤为迫切。
项阳青告诉导报记者,10月份青岛市将赴京展开大型招商。“主要是面向央企、民营强企和大院大所开展专题招商,争取引进一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大(项目规模大、带动作用大)、新(新的产业项目和新兴产业项目)项目。”项阳青表示,青岛年内将力争200个产业振兴重点项目竣工,推进总投资445亿元的110个新兴产业重点项目,争取全年40个以上项目竣工投产,增强工业发展后劲。
“我们将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有特色的金融服务,鼓励中小企业上市和发行集合债融资,成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整合资源,打造实体形式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面向全市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综合性、公益性服务。”王宏志对导报记者表示。
根据山东省政府21日下发的《关于抓紧抓好当前各项工作努力实现全省工业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通知》,我省将按照有保有压原则,加大对骨干企业、战略性新兴企业、中小企业的信贷资金投放力度,支持工业转方式调结构重点项目资金需求,支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流动性资金需求,支持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社会融资机构,做好企业上市和再融资准备,加大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中期票据知短期融资融券等的融资力度。
对目前在建项目,金融机构要加大信贷支持,确保项目尽快投产达效。争取组织实施省级以上企业技术创新项目2500项。实施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工程,重点培育一批新型特色产业集群。
作者:吴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