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瑜 政策“及时雨”再度润泽小微企业。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上周发出通知,决定在未来3年免征小型微型企业2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减轻小型微型企业负担。同时公布的还有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试点方案。结合本月初开始实施的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双提高和财税金融“国九条”,不难看出减负利好政策正在密集“出鞘”,小微企业对在未来的经营中轻装上阵充满期待。 政策发力:从“减征”到“免费” 根据通知,免征的2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涉及工商、税务、海关、商务、质检、贸促会、国土资源、新闻出版、农业等部门,多为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与近期出台的政策对比可以发现,此次费用减免覆盖面在扩大,更加强烈的信号是由税费的“减征”转变为部分收费的“免除”。记者采访工商、质监等部门获悉,这些收费项目虽然数目都不大,但在减轻企业负担上却将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市工商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他们正在等待国家工商总局的具体通知,届时将根据通知划定的范围免除小微企业注册登记费。 新政策一出,青岛弘盛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刘书军算了一笔账:22项收费中,该公司的注册登记费、税务发票工本费、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工本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费、土地登记费等9项今后可免征,涉及金额近3000元。“我们企业的资金占用期在10个月左右,任何一项开源节流对企业都是利好。” 市小企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认为,多重压力使得大批中小企业面临存活危机,其中税费过重是主要原因之一。可喜的是,今年以来一系列财税政策正在密集出鞘,年初国家已经取消了31项行政收费。 企业期待减负涉及大税种 更多企业认为,目前出台政策的导向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即墨一家商贸企业经理告诉记者,最近他也在持续关注出台的扶持小微企业政策,但是核算下来,政策给他们带来的实际减负效果有限。“利润的一大半用于税收支出,其中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占很大比重。”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大量传统中小企业利润率偏低,而实际税负已超过30%,减税降费的力度还该更大一些、面应该更宽一些。“虽然国家和地方在不断完善税制结构,取消不合理收费,但小企业的收费仍然名目繁多。”一位小企业主表示。 山东益通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总经理周景邦曾多次呼吁减税降费,加大实施积极财税政策的力度。他认为,减税负尚未触及根本。虽然小微企业扶持政策越来越多地出台,但也要看到,仅是小税费的减免并不能提高小微企业的积极性。他建议,一方面应增加更多的实际性减税措施,逐步触及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等大税种,另一方面可通过放开金融市场等方式提高小微企业融资发展空间。这样既可以降低商品生产成本,抑制物价,还可以调节国企、大型企业与中小微型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 链接 据了解,国内部分城市已试行税率分档,上海就开始实行增值税改革,增加了11%和6%两档税率。重庆实行“全民创业”模式:创办一个微企,只要能解决8个人以上就业,就可以享受3-5万元的资本金补助、按资本金给予1∶1的融资担保贷款、按资本金等额返还税收地方留成部分。自去年6月至今年10月底,重庆已累计发展微企42447户,最多的雇工人数已达四五百人,规模最大的超过千万元。发放财政补助资金12.36亿元,带动就业30.02万人。
作者:王 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