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投资担保|青岛担保机构|青岛贷款融资
首    页  |  公司简介  |  分支机构  |  新闻中心  |  核心业务  |  规范化经营  |  融资服务研究  |  招贤纳士  |  客户服务
青岛投资担保|青岛担保机构|青岛贷款融资
公司新闻
企业之窗
行业新闻
青岛投资担保|青岛担保机构|青岛贷款融资
青岛投资担保|青岛担保机构|青岛贷款融资
2458594724
青岛投资担保|青岛担保机构|青岛贷款融资
  qdzydk@hotmail.com
 正  文  

我省企业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时间:[2011-12-31]   出处:[山东省经信委]

  省政府今天召开全省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会上隆重表彰获得第二届山东省企业管理奖的10户企业和20个管理创新成果。这是对全省企业管理创新工作的集中展示和推进,是加强企业管理,实现管理创新,推进企业战略转型,加快企业发展的重大举措,必将推进我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


  近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生产要素持续涨价对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严重影响,全省上下坚持把加强管理作为促发展、保增长,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措施和根本保障,积极适应新形势,努力探索新路子,在工作指导上突出三抓”(抓政策引导、抓典型引路、抓方法推广),在工作重点上实施三个创新”(管理理念、管理内容和管理方法创新)、推进三个转变”(由要我管理到我要管理转变、由粗放型管理到精细化管理转变、由传统经验管理到现代科学管理转变),全省企业管理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为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推动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抓政策引导。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企业管理工作,出台了加强企业管理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逐步建立激励机制,引导和支持企业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管理。一是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工作的意见》(鲁政发〔200871),对如何引导企业加强和改进管理进行认真研究和系统安排,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和措施。二是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工业调整振兴大会,表彰了24家改革开放30年山东省功勋企业和66家优秀企业,出台了《关于加快重点工业企业发展的意见》(鲁政发〔2009133),公布了350户企业为新的省重点工业企业。全省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大企业带头用信息化引领企业发展、带头向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延伸、带头发展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带头建立创新平台和技术联盟、资源型企业带头走出去发展。三是省政府设立了山东省企业管理奖”,对为全省企业管理工作做出突出成绩和贡献的企业和管理创新成果进行表彰奖励。省政府召开了全省企业管理大会,对获得首届山东省企业管理奖的海尔、青岛港、兖矿、商业集团、莱钢、潍柴、重汽、魏桥、时风、华泰等10家企业和海尔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20个管理创新成果进行了表彰奖励;这次会上省政府又对获得第二届山东省企业管理奖的青岛啤酒、浪潮集团、齐鲁石化、泉林纸业、金晶集团、招金集团、滨化集团、青建集团、利华益集团、威高集团等10家企业和海尔事前算赢的人单酬机制创新模式20个管理创新成果进行了表彰奖励,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企业加强管理的积极性。四是借鉴吉林省的做法,提出了推进管理项目化的工作思路,引导企业逐步将企业管理需要改进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各个层面的任务,量化为实实在在的项目,力求把企业管理具体化、落到实处。

  二抓典型引路。针对不同时期企业管理的工作重点,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培养和选拔一批重视管理、强化管理的典型,用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推动全省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全省积极开展争创管理创新优秀企业练内功、挖潜力、增效益活动,每年选拔一批管理基础过硬、示范带动作用强、管理手段先进、创新特点明显的典型企业,使全省企业学有标杆、赶有榜样。潍柴控股集团大力实行标杆管理,2000万元重金从美国聘请了四位专家,用了两年的时间,参照国内外优秀企业对潍柴各部门、各岗位全部设置了标杆,不断进行赶超,打造卓越岗位、卓越部门、卓越企业,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近年来逆市而上,取得了速度与效益大幅度增长。特别是在金融危机最困难的时期,及时总结推广了临沂新光抓机遇调结构逆市而上、临工机械抓培训提素质稳队伍等一大批好典型,对引导全省企业坚定信心、战胜困难,保持企业平稳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示范带动作用。

  三抓方法推广。根据国际金融危机新形势和企业生产实际,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管理方法,总结和提炼本土企业创造的先进管理方法,在全省大力宣传推广,加快推进企业管理向现代科学管理转变。一是从1987年开始组织开展总结提炼和推广先进管理方法活动,25年来总结推广先进管理方法2000多项。海尔OEC日清管理法、亚星比价采购管理法等一大批先进管理模式和方法,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重大影响,为提高全省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二是大力推广六西格玛管理方法。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在全省企业中大力推广应用六西格玛管理的意见》(鲁政办发〔201067),对在全省推广应用六西格玛管理进行了全面部署和系统安排;在潍坊市召开了全省六西格玛推广与现场观摩会议,邀请摩托罗拉大学专家作了详细讲解,潍坊市、潍柴集团和山工机械作了经验介绍,到潍柴集团进行了现场观摩学习,极大地调动了我省企业实施六西格玛管理的积极性。三是多次召开企业管理现场会、研讨会等,大力推广先进管理方式方法。广大企业普遍认为推广的这些方法和经验实在可行管用,有学头、有看头,学得来、用得上,对于引导企业眼睛向内、精细管理、挖潜增效,将发挥重要作用。四是主动将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基层和企业开展管理咨询和送教上门等活动。针对金融危机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在全省征集了八大类二十多个管理难题,及时请专家为企业咨询诊断、释疑解惑,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加快发展。


  通过坚持三抓、创造性地工作,我省企业管理取得显著成效:

  一、重点企业的规模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通过持续不断地加强和改进管理,强筋壮骨、提升素质,重点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进一步提高。预计2011350户省重点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1130.3亿元、利润1897.7亿元、利税3227.2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保持在30%以上。2010年全省工业百强入围门槛提高到90亿元以上,2005年提高60亿元;户均主营业务收入274亿元,提高166亿元;营业收入过1000亿元以上的企业由2005年的1(海尔)提高到2010年的6(海尔、魏桥、山东电力、山东重工、山东钢铁、胜利油田),500亿元以上的由3户发展到14,100亿元以上的由32户发展到94户。

  二、企业管理的理念不断创新和发展。一是正确处理量的扩张与质的提升的关系,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企业核心竞争力,着眼长远谋划企业发展方向和组织形态,成为我省企业管理思想和观念创新的突出特点。二是与建立健全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在企业管理中积极贯彻市场观念和市场准则,对如何适应市场,让所有管理领域和管理活动真正与市场接轨,成为企业管理创新的核心内容。突出表现在企业普遍树立了市场开拓的经营理念,建立了面向市场的科学决策机制,以市场为导向,制订发展战略,调整组织结构,推行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在各项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等方面。海尔集团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三是随着市场观念在企业管理中的普遍确立,企业的用户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质量观念、优胜劣汰观念不断强化,以往单纯重视有形资产管理的倾向得以扭转,企业文化、品牌推广、形象设计、知识产权保护等许多无形资产管理理念得到广泛推崇和应用,成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四是在管理中充分发挥企业家作用,不断建立激励机制、加强培训培养,“十一五以来表彰山东省优秀企业家”280多名。淄博市联合北京大学每年对60多名优秀企业家进行培训;茌平县实施百名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每年拿出20万专项资金资助20名优秀企业家到清华大学深造。五是高度重视和发挥人才在管理中的作用。东岳集团以效益体现价值,用财富回报才智的管理理念,使企业依靠人才走出了一条起步发展转变发展跨越发展创新发展的科学发展之路,验证了管理创新的根本之一,就是把人作为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吸引人、留住人、培养人,企业才能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三、企业管理的内容不断拓展和提升。由单纯注重生产组织、要素投入向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搞好战略规划转变,由片面注重产品品种、规模向更加注重品牌、质量转变。一是企业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不断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大多数企业在公司体制、组织机构、人事劳动、分配制度、财务制度、经营战略管理等方面摆脱了以生产管理为中心的工厂制管理模式,适应市场的能力明显增强。二是法人治理结构不断完善。多数企业能够依照《公司法》规范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形成了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机制。三是战略管理普遍得到重视和加强。多数企业特别是大企业能够准确把握经济发展大势,立足自身实际和全省规划布局,搞好企业和产品定位,明确发展方向,确立主营业务,着力塑造核心竞争力,谋求长远可持续发展。四是企业精细化管理取得显著进步。全省企业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挖潜力练内功的指示精神,坚持把加强精细管理作为降本增效促发展的关键环节,常抓不懈。在基础管理方面,一方面重视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促进生产经营的规范化、法制化;另一方面不断修订各种定额、标准,建立起明确的岗位责任、任务目标、工作程序、行为准则,推动基础管理工作的标准化、科学化。在生产管理方面,多数企业能够结合行业技术经济特点和企业生产实际,以仓储运输、生产过程、作业现场、产品质量、原材料及能源消耗等环节为重点,制订完善生产管理制度、操作规范和工艺管理制度,科学制定企业生产计划与生产作业计划,加强对工艺流程、生产进度、过程质量、物质消耗、生产成本、库存与在制品的控制,全方位多角度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降低生产要素消耗和成本水平。在现场管理方面,坚持用科学的管理制度、标准和方法对生产现场各生产要素进行合理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检测,改善生产秩序和作业环境,做到环境整洁、纪律严明、物流有序、设备完好、信息准确、生产均衡。在财务管理方面,多数企业实现了全面预算管理,健全了财务管理体系,通过编制财务预算加强资金管理,增强风险意识,提高防范能力。在质量管理方面,企业普遍建立了标准化管理体系,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努力创建知名品牌;积极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小组(QC小组)活动,近年来发展QC小组超过15万个,实现经济效益5亿元。在设备管理方面,狠抓跑、冒、滴、漏,建立健全能源消耗定额标准,从点滴处节约资源,降低设备运行成本。五是安全生产管理得到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各类企业坚持以人为本,普遍建立了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严格执行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范,加强岗位培训和安全生产教育,有效杜绝了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六是信息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在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物资采购、市场营销等环节,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进行改造,全省近60%的规模以上企业实施了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产品设计周期缩短75%,生产自动控制率达95%,管理信息化对企业效益增长贡献率超过25%。魏桥集团采用国际先进的管理信息化技术,棉纱和棉布新品种打样时间由原来的5天分别缩短到2天和3天。

  四、企业管理的方法不断丰富和完善。坚持继承、借鉴、创新相结合,大力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管理方式方法,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和企业自身特点的管理模式,广泛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先进管理技术等对管理系统进行改造,对提高企业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潍柴集团、山工机械等企业积极采用六西格玛管理模式,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同步提高,其中潍柴集团实施了6期、333个六西格玛管理项目,并逐步在400多个供应商中实施六西格玛管理项目,推动了潍柴整个产业链的精细化管理,带动了一大批中小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海尔始终把打造一个最有竞争力的模式作为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首要任务,进行长期不懈的探索和实践,创造的事前算赢的人单酬机制”,提出了我的用户我创造,我的价值我分享的理念,并搭建了基于人单合一承诺文化的目标管理体系和高效率、高增值、高薪酬的驱动机制,有力地促进了海尔集团的发展。齐鲁石化的管理出效益,从严管理出大效益,精细化管理出最大效益科学管理理念,青岛啤酒提出的以执行为导向的战略管理模式,金晶集团创造的卓越管理模式等,实施以来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更加复杂。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蔓延,出口形势不容乐观;国内需求和消费形势也不乐观。因此,单纯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路子难以持久,必须把管理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措施,在抓好投资拉动、外延式扩张的同时,切实抓好管理驱动、内涵式增长。2012,要进一步贯彻省政府《关于加强企业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全省企业管理大会精神,认真组织开展管理效益年活动,切实把加强管理作为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保增长的根本措施。

  一、认真组织开展管理效益年活动。在当前生产要素价格不断上涨、企业经营压力普遍加重的形势下,向管理要效益、要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以开展管理效益年活动为总抓手,引导全省企业不断加强和改进管理,努力向管理要效益。

  二、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一是抓好企业战略管理。认真学习青岛啤酒、金晶科技等企业高度重视战略管理,聘请国内外专业机构帮助制定发展战略的先进做法,引导和帮助企业立足自身优势,以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做大做强企业为目标,搞好战略规划的编制与实施。二是抓好精细化管理。加快推进企业管理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切实加强对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各个领域、各个流程的控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通过加强基础管理挖潜力、降成本、增效益。产业链上相关企业要采用统一标准管理,提高配套企业素质,带动中小企业提高管理水平。三是抓好财务资金管理。健全企业内部风险控制制度,完善资金项目决策责任制,加强内部审计,强化预算管理,从严控制企业对外提供担保、抵押、质押业务,强化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管理,防止和减少坏账、贬值和损失,提高识别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四是引导企业坚持以人为本,从机制创新入手,通过完善制度、强化教育培训、建立学习型组织、实施品牌战略等措施,建立起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凝聚人心、汇聚合力、和谐发展。

  三、做好五项重点工作。一是加大典型培育和先进管理方法推广。对获得第二届山东省企业管理奖的10户企业和20个管理创新成果进行再总结、再提炼、再提高,通过多种方式宣传推广,切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总结推广一批实在管用,学得上、用得着、效果好的管理方法;进一步发掘推广一批向管理要效益的好典型,用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推动全省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二是继续推广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把推广六西格玛作为开展管理效益年活动的切入点,进一步完善推广方案、研究具体措施,指导企业按照科学的程序和步骤,对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各类问题进行梳理剖析,制定改进提升方案,切实把六西格玛管理落到实处、发挥效益。三是继续推进企业管理项目化。引导全省企业逐步将管理需要改进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各个层面的任务,量化为实实在在的项目,对照同行业先进水平提出改进目标,落实具体措施,把管理真正抓在手上、落到实处、抓出成效。四是加大对企业管理的宣传力度。采取新闻报道、开辟专栏、专题访谈等形式,集中宣传我省企业围绕战略管理、精细化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等领域创造的宝贵经验、先进方法和取得的成效。五是搞好专题培训。认真落实《山东省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加大培训力度,加强企业家和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作者:佚名

版权所有 © 青岛中元籴焜金融投资担保有限公司   青岛市香港中路12号丰合广场B座511室
联系电话: 0532 - 88037007  85026595  88030000   E-mail: zhydk@qdzydk.com;   by ease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