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家企业海外总投资额5000多万美元
本报讯 日前,即墨双龙天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完成了投资640万美元并购印尼蓝田矿业股份公司的手续,从事铁矿、煤矿开发。这是去年即墨市第六家走出海外的企业,也是近年来第48家“走出去”的即墨企业。据了解,目前即墨市投资海外的企业涉及工业生产、矿业开采、贸易往来等多个领域,总投资额达5000多万美元。 海外投资“多元化” 据了解,即墨市规模以上企业622家、各类民营企业已发展到12029家,去年1至10月份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37.8亿美元,全市高新技术产值占企业总产值比重达39%,显示了企业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积蓄了“走出去”的资本。去年即墨市审批的6个“走出去”企业均是生产性企业,中方总投资额超过1000万美元,是即墨多年来海外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年。为引导企业拓展欧盟、美国、日本、中东等市场,推动境外投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去年即墨市还组织100家企业参加了法兰克福家纺展、拉斯维加斯五金展、日本纺织成衣展、迪拜五金展等16个大型展会活动,组织60多家企业参加了南非投资说明会、中美法律热点研讨会、英中经贸研讨会、印尼投资贸易论坛等7个经贸洽谈和投资说明会。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促使不少民企从“试探性”经营转向放手大干。 民企成为“生力军” 在“走出去”的企业中,民营企业作为最具活力的群体,当仁不让地成为开拓海外市场和资源的生力军。据统计,在即墨投资海外的企业中,民营企业就有34家,占总量的70%多。在全国针织行业综合排名第一的即发集团,在越南投资300万美元建设了即发(成安)越南服装有限公司。即发代表了即墨民企中较多的一种境外投资模式:产业转移,将以往具有比较优势、如今优势减弱的产业,梯次转移到海外,本着本土化管理、降低成本运营的原则,即发越南公司中方管理人员减少至4名,包括车间主管都聘用当地人,极大地降低了公司管理成本,生产效率也同比提高13%。该公司去年实现外贸出口2000多万美元,同比增长75.27%。 走向产业链“上游” 而亨达集团、景钢烫印等一批即墨民营企业的海外投资,则呈现了另一种类型的战略诉求:延伸价值链,即摆脱长期盘踞价值链低端的“代工”角色,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向全球产业分工合作的价值链上游乃至整个链条延伸拓展,谋求更高的产品附加值。景钢烫印有限公司是一家只有80多名员工的民企,但这家小微企业每年都有6项专利新产品推向市场,年创产值4000多万元,凭借强有力的研发创新优势,他们先后吸引了全球16个国家的代理商销售 “景钢”的产品。在了解到欧洲市场对优质烫印设备产品的巨大需求后,这家企业又果断迈出境外投资的一步,连续在俄罗斯、希腊投资成立了分公司,紧贴海外当地市场的需求脉搏,实施从设计研发到生产、营销的全流程运营,直接参与国外市场竞争,大大压缩了生产成本和产品回报周期,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市场占有率,目前,景钢烫印设备产品每年海外销售的比例已迅速提升到1/3,其中在俄罗斯、希腊两个国家的市场份额,已占到了其全球市场份额的一半。 据统计,去年1至10月,即墨企业出口30.8亿美元,同比增长28.9%;进口6.9亿美元,同比增长14.1%。(钱 卓 隋信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