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苏宁电器重庆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开业。目前为止,阿里巴巴、京东、苏宁3大电商无一例外都进入到小额贷款领域,并初尝“小贷”的甜头。有电商放话:小贷利息,“日入百万”。
它们都在做信贷了
作为电商先锋,阿里巴巴在2010年6月率先进入信贷领域,在浙江成立阿里巴巴小额信贷股份有限公司,为旗下所有电商浙江客户提供50万元以下的贷款。
2011年年底,“阿里小贷”正式进入重庆,有数据显示,仅今年上半年,阿里小贷就为20000余家微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阿里金融表示:从2012年7月20日起,“阿里小贷”利息“日入百万元”。
在巨额利润的引召下,京东和苏宁都在今年先后成立了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面向自己的供应商发放小额贷款。据悉,两家电商的客户反馈都不错。而苏宁重庆小贷亦是信心满满,宣称要把“注册资本3亿通通贷出,全年利息最高收入8212.5万元”。
看着这些数据,或许你会明白,电商为什么纷纷投向贷款领域——小贷的平均日息为5%%。这是什么概念?就是前不久被拍砖无数的信用卡取现利息,再说明白一点,最高年利息大约27.3%!
如此高额的利润,手上现金流充足的大电商们怎能放过?他们把旗下的商户作为目标客群,把快捷、无担保作为放贷撒手锏,这样和银行比,电商在小额贷款上就有了天然优势。微型企业和个体商户便立马中枪一大片。
虽然电商贷款如今做得风生水起,但电商贷款模式依然存在一定的违规风险,根据银监会2008年5月颁布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第五条规定,电商贷款只能在“本省(区、市)的县域范围内开展组建小额贷款公司试点”。但电商客户遍布全国,电商信贷违规风险不言而喻。虽然有电商金融负责人士表示,“现在很多P2P(点对点)的贷款网站没有牌照也都在做全国的业务,我们好歹是有牌照的”。但依然有业内人士指出,“在没有出问题的时候也就没人查它,如果出了问题违规风险就会暴露出来”。
商户说:我们就图它方便!
对于贷款商户而言,他们对电商小贷的高息概念,显然是一清二楚的。但就算如此,他们也认为,小贷于他们而言,充满诱惑,不为其它,“我就图它方便!”
张晓阳是重庆的淘宝卖家,2006年就进入淘宝经营女士打底裤。2011年年底,他决定扩大店铺规模,然而,经营规模的扩大也让他手头上的资金愈发吃紧。他不是没有想过找银行贷款,但复杂的手续和担保、抵押等门槛,让他一个头有三个大。
于是,他决定尝试一下淘宝贷款。他在网络联保贷款、抵押贷款、订单贷款、保证贷款等多种方式中,选择了申请流程最简单,到账速度最快的订单贷款。所有流程全都是在网上操作,提交申请、资料、申报已接订单金额,没过几分钟,首次申请的3.8万元就进入了他的支付宝账户。
虽然首次申请支用金额不多,但这样的获贷体验让张晓阳尝到了甜头。“没有提供抵押、担保,甚至没有信贷员和我交涉”。从那以后,张晓阳网店经营的资金几乎完全依靠淘宝订单贷款解决。
据张晓阳介绍,根据阿里巴巴小额贷款公司给出的多种贷款方式,最低贷款额度约为2000元,而通过网络联保、抵押、保证等方式贷款最高额度可达50万元。
业内人士说:电商信贷大势所趋
刘璐:某门户网站重庆站电商部门负责人
电商走上信贷之路,是一种不可逆的趋势,这种基于电子商务而兴起的网络贷款正在为信贷理念和模式带来新的变革契机,多层次融资平台的搭建变得更有可能。最重要的是,电商信贷还是电商企业实现赢利的重要手段,谁愿意放弃一块到嘴的肥肉?
有人说,电商小贷利息高,但它的高效快捷,的确让银行望尘莫及。我们以淘宝为例,马云通过已下订单飞速解决贷款方信誉问题,只要有订单,阿里小贷就可以放贷,中小企业的信用完全就在掌握之中。当然,电商高效放贷依然存在一些潜在的信用危机,比如因为虚假订单造成坏账危机,但因为订单贷款的数额不大,平均约为7000元,大部分电商认为是可以承受的。
而几分钟就可以放贷,对于融资需求非常旺盛,融资额度不高,但对融资效率、门槛要求却不同于其他企业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业者来说,是一个多么大的诱惑?而随着电商的发展,我甚至相信,有一天,它可以面向消费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