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成都市龙泉驿区发改局创新工作思路,搭建高效的融资平台,拓宽融资渠道,仅一季度,全区就新增中小企业融资贷款8.74亿元,同比增长65.3%,新增户数81户,同比增长43.28%。
位于龙泉驿的成都大运集团汽车基地,其产区内生产线上一片忙碌。“平均每月我们收到的订单是2000辆,即使全厂区工人加班作业,订单还是忙不完。”大运副总经理谢平介绍说,今年一季度,成都大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造车3000多辆,实现产值1亿多元,如今,随着高端轻卡产品奥普力上市,企业5月份生产订单已排满。
为解决产能吃紧,成都大运经开区基地正加快建设,目前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新厂区无论是规模、还是设备等方面,都将是全面的提升,但企业用于项目建设方面的流动资金还缺3亿元。
据了解,陷入“尴尬”融资困境的不仅是大运,区内的神钢、航天模塑等整车及零部件企业都有较大的资金缺口。但仅凭企业找银行,融资过程十分繁琐,企业又急需资金来解决扩大规模、技术升级等关键问题,如何找资金谋发展,企业左右为难。
编印融资服务指南、走访调查收集融资需求、走进企业宣讲融资政策……为企业搭建融资平台,一直是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服务企业的亮点工作之一。
今年初,经开区企业发展服务局全体干部职工挨个走访园区700余家企业,一一进行融资需求摸查,3个多月的摸底,了解到有40家企业现阶段有融资需求,资金需求量为81亿元。并在近日举行了2013年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银政企融资对接会上。
中国进出口银行副处长叶霖表示,我们银行人数不多,很想与企业合作,但一个个跑企业,犹如海底捞针,常常吃闭门羹,太需要政府这样的支持。
“我们拥有多项国家专利技术,目前是租赁厂房,企业希望获得更多的发展资金将专利技术转化为规模化的生产。”一经开区某小企业业主表示,这次没想到在融资对接会上,建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能为中小企业提供专门的金融产品,为我们解决了后顾之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