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分析:优质企业利用银行间市场融资,可以缓解我市银行机构信贷压力,使银行腾出更多的信贷资源用于加大对三农、小微企业等我市经济薄弱领域的金融支持。 银行工作人员:直接融资不仅可以为银行带来中间业务收入,还可以带来募集资金的沉淀,可谓一举多得。 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昨日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市在银行间市场实现直接融资首破百亿元,11家企业和2家金融机构融资110.7亿元(其中金融债58亿元),是去年全年的1.6倍,直接融资加速前行正在成为岛城金融运行的新亮点。 直接融资实现“三级跳” 2011年20.5亿元,2012年69.5亿元,今年前三季度110.7亿元。自2011年以来,我市从银行间市场直接债务融资连年快速增长,实现了“三级跳”。 不仅总额突飞猛进,所运用的工具也多种多样。今年以来,我市企业三特电器、天时海洋石油装备、康泰集团成功发行了我市首只中小企业集合票据1.2亿元,实现了我市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历史性突破;青岛国信集团、城投集团、即发集团、青特集团、海润自来水和德锐投资有限公司6家企业共计发行短期融资券28.5亿元;青啤集团、城投集团和东亿实业3家企业发行中期票据23亿元;青岛银行发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50亿元,募集资金专项用于发放小微企业贷款,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我市小微企业贷款40余亿元,间接为我市小微企业开辟了重要的直接融资渠道。 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相关人士表示,扩大面向市场的直接融资是未来社会融资变化的大趋势,这也是我市企业融资的一个短板。与信贷资金来源于存款不同,直接融资资金来源于全国市场,对我市而言,是增量资金,对扩张我市社会融资总规模意义重大。 企业融资新渠道 银行间直接融资不仅扩大了企业的资金来源,而且也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统计显示,前三季度我市11家企业发债平均利率为5.1%,远低于一年期基准贷款利率6%,部分企业发行的债券期限是3年、5年,同期的基准贷款利率为6.15%、6.4%。 青岛三特电器有限公司是一家冰柜及冷藏展示柜生产企业,近年来伴随着公司产销规模不断扩大,企业流动资金需求增加,资金缺口达5000余万元。“公司现有厂房、土地使用权等多数资产已用于银行抵押贷款,公司已很难从银行获取再融资。”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企业发行集合票据可以一次性募集3年期资金,满足了企业中长期资金需求,省掉了银行贷款‘贷—还—再贷’环节。另外,通过主承销银行、信用增进等专业机构的辅导,可以帮助发行企业改善公司治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谈起银行间市场融资的优势,青岛三特电器公司负责人如数家珍。 银行业务新增长点 银行间市场作为我国债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我国企业直接债务融资的主要渠道。自2009年以来,银行间市场短期融资券等债务融资工具各年新发行量均占当年我国企业直接债务融资规模的80%左右。 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它成为银行争抢的“香饽饽”,成为银行转型抓手之一,业内人士表示,债券市场的发展,使商业银行可以作为发行人募集资金、作为承销商充当投资银行、作为投资者购买债券、作为咨询者提供建议,甚至可以通过金融创新提升资产流动性,降低风险,进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金融服务商。
作者:傅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