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截止1月3日凌晨,光洋股份等5家公司获得IPO批文。常州光洋轴承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启动招股,公司拟公开发行新股数量不超过3332万股,并将于深交所中小板上市。
关联交易复杂加大操纵利润可能
2009年至2011年的三年报告期内,公司与关联企业频发关联交易。其中常州玉山橡塑有限公司在报告期内几乎垄断了光洋股份塑料零部件的供应,而玉山橡塑正是光洋股份董事程上柏配偶吴雪琴100%持股的企业。三年间,光洋股份向玉山橡塑采购塑料件分别达到1086万元、1619万元和1105万元,占光洋股份塑料配件采购金额比例为78.43%、72.22%和51.52%。2010年和2011年采购量仅次于第五大供应商金额,2009年玉山橡塑更是光洋股份第三大供应商。
尽管光洋股份一再注明关联交易符合公允价值,但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1年,玉山橡塑向光洋股份的销售金额分别占其主营业务收入的92.75%、90.61%和70.90%。2011年光洋股份采购比例缩小22.14%后,玉山橡塑的净利润就由295.8万元直落而下,仅剩16.17万元,下降幅度高达94.53%。
如此大的落差引发业内人士的质疑,光洋股份采购缩水的部分几乎等于玉山橡塑的全部净利润,如何保证之中不存在利益输送,交易符合公允价值?
关联交易的大量存在,无疑加大了其业绩中隐藏的风险。一方面如果该公司上市,操纵利润就有了可乘之机;另一方面,不排除关联方借机大量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成为上市公司的“抽血机”,造成中小股东利益受损的可能性。
改制过程硬伤重重
1987年,光洋股份控股股东的前身常州滚针轴承厂成立,为集体所有制企业,记者调查后发现,实际上滚针轴承厂是个人(程上楠)出资的企业。戴着集体经济企业的帽子让公司享受了集体所有制的政策优惠。1995年3月至1998年11月,滚针轴承厂完成了由集体所有制企业改制为有限责任。完成改制后程上楠和常州天宁区计划与经济局分别持有70%和30%的股权,但职工股东在改制工程中没有任何分配。上述投资者质疑常州滚针轴承厂以“假集体”身份获取国家政策优惠完成原始积累,且有转移集体资产嫌疑。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常州市滚针轴承厂工会代100余名员工持有30%的股权被逐个收购,最终以“系解除工会代持关系”为由以零元变更“登记”在了程上楠等五人的名下,投资者质疑程上楠等大股东涉嫌侵占百余职工股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