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青岛钢厂、青岛碱厂搬迁后职工的有效分流安置,李沧区把商事登记流程“一简到底”,市民在创客空间“微创业”实现了零收费。 根据李沧区市场监管局公布的服务指南,市民开办公司的成本大大降低,取消了公司制企业最低注册资本的限制,不再限制公司设立时股东的首次出资比例和缴足出资期限,实行股东自主约定认缴出资额、出资期限等,公司实收资本不再作为工商登记事项。住所登记条件也进一步放宽,居民住宅符合条件也可以作为公司住所,同一个地址可以注册多个市场主体,已在李沧区登记的市场主体在本辖区内有多个经营地址可以进行住所备案,不需再领取新的营业执照。申请人可以先申请相关经营范围登记,办理营业执照,取得营业执照后再到相关审批部门办理许可手续。登记制度改革由原来多部门审批、核发多个证改为由市场监管部门核发一个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与国税、地税建立了部门联络员制度,及时沟通解决改革过程中的问题,简化办理流程。 据介绍,为拓宽分流职工再就业的渠道,李沧区市场监管局创办“李沧微创业”虚拟化创业空间,鼓励创业广场、托普创业创新工场、金翅鸟创业孵化中心、中艺1688创意产业园、家庭服务业就业创业广场等市区创业孵化基地,创办网上创客服务平台,打造一批“零收费”的“互联网+”创客空间。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21家,在孵企业460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