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0万人、打造青岛创业云平台、启动长期失业青年就业启航计划、统筹调整退休人员养老金……记者从昨天召开的全市人社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今年我市将突出抓好就业创业、社保体系、人才引进、人事制度改革、和谐劳动关系等重点工作,将使岛城老百姓享受到更多的就业、社保福利新政。
1就业创业扶持1.5万人当“小老板”
今年我市将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0万人、政策性扶持创业1.5万人,接收高校毕业生7万人,实现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5万人,期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市今年将落实新一轮就业政策,围绕推动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实施专项服务对接行动、援企稳岗行动。建立政府购买就业创业服务机制,制定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的就业失业登记办法。我市将实施技能提升工程,重点提升3万名劳动者职业技能,将举办青岛市第十五届职业技能大赛。
在实施大众创业扶持行动方面,我市今年将实施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留学人员创业启动支持计划,举办中国青岛留学人员创业创新大赛。创建湛山创客学院,深化院士智谷、博士创业园、高创中心建设;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技术,打造青岛创业云平台,组建创业孵化联盟,构建国家和省级、市级、区(市)级、街道(镇)级创业孵化体系。
此外,我市将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在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计划,启动长期失业青年就业启航计划,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实施跟进式就业援助服务,确保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率达到85%以上、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实施就业精准扶贫,确保有就业、创业和培训要求的农村贫困人口帮扶率达到100%。
2社会保障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还要提
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我市今年将深化社保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首先,我市将深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启动省驻青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工作。出台社会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实施方案,深化医保门诊制度改革,创新实施“全人全责”护理保险制度,推进医保、医药、医疗“三医联动”。其次,我市将以外来农民工、小微企业等新兴业态从业人员及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加快推进职工社会保险全覆盖。
我市今年将按照上级部署,统筹做好2018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工作,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水平,调整工伤1-4级人员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供养亲属抚恤金标准。
此外,我市今年将扩大跨省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实施“互联网+社保”计划,推广社保经办“智慧大厅”服务模式,尽快实现全市通办。
3人才引进鼓励公共管理机构聘用海外人才
今年我市将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步伐,实现引进各类人才20万人以上的目标。为此,我市将制定加强引进外国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创新实施优秀外籍留学生在青工作办法。研究制定高层次紧缺人才特聘办法,创新事业单位引才机制。试点开展部分行业特殊高层次人才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制度,探索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相互贯通发展试点。
同时,我市将加大引进“高精尖缺”人才、基础支撑人才、技术技能人才力度,实施“百万人才聚青”行动,新建3-4家海外引智引才工作站,举办第18届“蓝洽会”。推进外籍雇员制度落地,鼓励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公共管理机构面向国际招聘、使用海外高层次人才。
另外,我市今年还将制定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做大做强青岛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4劳动关系最低工资标准还将调整
此外,我市今年将启动国有金融企业薪改工作,深化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和工资指导线,发布人工成本信息和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做好制造业人工成本监测工作。
在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方面,我市今年将开展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分类改革,完成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试点任务,扩大聘任制公务员试点范围。
我市五年新增就业354.1万人
昨天召开的全市人社工作会议回顾了过去5年的民生大事,总结了五年的民生成果。
5年来,我市就业总量持续增长,城乡新增就业354.1万人,完成5.08万农村贫困人口就业社保扶贫任务。社会保险覆盖面从599万人提高到859万人,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分别增长12%、36%、48%。共受理劳动人事争议5.3万件、劳动监察投诉案件2.9万件,为劳动者追讨欠薪2.2亿元。全面推动服务下沉,共下放服务项目69个,有200多项服务网上办理,初步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腿”的目标。
5年来,我市在全国率先实施大众创业工程,全市创业孵化基地达到91家,成功孵化企业6700余家,累计扶持创业12.4万人,带动就业30.1万人。实施“青岛英才211计划”等13个专项引才行动,累计引进各类人才60万人,其中引进正高以上高端人才达到6770人。降低职工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缴费费率,累计为企业减负138亿元,为企业顺利转型升级减轻了负担、提供了保障。
5年来,我市在全国率先构建起城乡一体化的促进就业创业政策体系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率先创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补充医疗保险制度,率先设立高层次人才服务专窗,率先创新开展功能区职员制改革试点。在全省率先组建人才服务中心,率先开展公务员聘任制试点,率先实行积分落户制度,已经有4889人享受到政策红利。
|